本报讯(张涵、温洪震)为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,锻造高效畅通的应急通信“神经网”,近日,牡丹江市森林消防支队立足“全灾种、大应急”任务需求,组织全体通信岗位人员开展实战化通信专业训练,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。

一是紧贴任务实际,科学统筹组训

支队坚持“训战一致、专攻精练””原则,针对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公网中断、地形干扰等复杂环境,设置卫星通信组网、720全景图制作、灾前灾后对比图制作、背负式北斗终端操作等10余项实战科目。通过理论授课、装备拆解、模拟推演等方式,帮助通信骨干熟悉装备性能,强化“人装结合”的应用能力。训练中还重点对超短波电台通联、应急频道切换等薄弱环节进行专攻精练,确保极端条件下”联得上、传得回、听得清”。

二是创新训练模式,破解实战难题

支队打破传统“支队授课、大队跟学”的单一训练模式,创新开展“大队自选课题、交叉授课研讨”通信专业实训。各大队结合任务实际自主申报重难点课目,围绕“如何快速实现卫星组网”“全景图制作要点”“无人机侦察飞行技巧”等专题,以”教员轮值、案例推演”形式开展互授教学,分享操作经验。支队通过华为云的形式全程跟训,针对技术瓶颈现场答疑,对操作流程、实战要求等内容逐一规范指导。新模式既激活了基层通信骨干“传帮带”动能,又通过支队“靶向纠偏”实现共性难题集中攻关,为锻造高效能通信保障队伍探索出新路径。

三是聚焦效能转化,锤炼保障硬功

在近日支队组织开展的防汛抗洪综合演练中,通信分队全程参与实战检验。参训人员利用北斗、卫星便携站、音视频采集设备、无人机等装备,实现灾情态势实时回传、现场情况全面覆盖、指挥指令秒级送达。经测试,支队在充分利用国债项目新配发装备的情况下,应急通信响应速度较去年同期提升40%,复杂地形信号覆盖率提高至90%以上,为“高效完成抗洪抢险任务”提供了精准的信息支撑。

通信保障是应急救援的千里眼、顺风耳,必须做到全域覆盖、全时待命。下步,支队将持续推进通信装备革新和人才梯队建设,为守护绿水青山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信息防线。

By 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