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筑牢国家安全意识,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建筑学院“青春铸魂”三下乡实践队在张蕊兰老师的带领下,7月15日赴绥芬河市开展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。实践队成员叶子萱、崔榆曼、陈昱含、张佳浩、高钶奇、陈富禄、霍泓旭通过探访红色遗址、慰问边防敬老院、瞻仰革命纪念碑等系列活动,青年学子在实地感悟中厚植家国情怀,砥砺强国之志。
寻访红色足迹,赓续隐蔽战线精神
“青春筑梦”三下乡实践团在绥芬河市团委书记姚迪的陪同下,实践队首站抵达秘密交通线纪念馆。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国际秘密交通枢纽,绥芬河曾是无数革命志士穿越国境、传递情报、输送物资的“红色生命线”。馆内泛黄的电报、斑驳的证件和复原的地下交通站场景,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在白色恐怖下舍生忘死、保卫国家安全的壮举。
“这些隐蔽战线的英雄们,用忠诚与智慧筑起了‘无形的长城’。”通过讲解员的深情讲述,队员们深刻领悟到“国家安全重于泰山”的深刻内涵,进一步认识到新时代青年在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的责任担当。
情系边防敬老院,青春温暖夕阳红
当日下午,实践队走进绥芬河敬老院,开展“青春暖夕阳”主题活动。志愿者们为老人们表演红色歌曲、讲述秘密交通线相关故事,并通过互动问答普及边防安全知识。一位曾参与边疆建设的老党员动情地说道:“看到你们年轻人不忘历史、心系国防,我们就放心了!”
活动中,老人们以一首铿锵有力的《七律·长征》手势舞回应青年的热情,两代人共同演绎的红色旋律,既是革命精神的传承,也是对新时代戍边卫国的无声誓言。队员们表示:“老一辈的奋斗故事让我们明白,国家安全离不开每个人的坚守,戍边不仅是军人的职责,更是全民的使命。”
瞻仰革命丰碑,筑牢边疆安全意识
次日,实践队前往绥芬河革命烈士纪念碑,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敬献花篮、重温入团誓词。纪念碑上镌刻的烈士姓名,记录着为保卫边疆安宁而献身的英雄事迹。张蕊兰老师现场讲授微党课:“绥芬河作为中俄边境口岸,历来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。同学们要铭记历史,将个人理想融入边疆发展与国防建设。”
“站在纪念碑前,我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——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。作为铁建专业学子,未来我们要用技术筑牢‘钢铁边防’,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闪光。”
学生感悟
2023级高本一班 叶子萱
“站在秘密交通线纪念馆,仿佛触摸到革命先辈用生命捍卫的国门。他们无声的坚守让我明白,戍边不仅是地理防线,更是信仰的长城。作为青年,我们要传承这份忠诚,在新时代筑牢国家安全意识。”
2024级铁工二班 张佳浩
“一张张历史照片,一段段隐秘战线故事,让我深刻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。先辈们用智慧与鲜血铺就国家安全之路,激励我以专业所学投身建设,让青春在红色基因中淬炼闪光。”
2024级铁工六班 陈昱含
“敬老院老人朗诵《七律长征》时眼含热泪,让我看到红色记忆的鲜活力量。国家安全从来不是抽象概念,而是代代人的接力守护。我们将以实践行动践行‘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’的誓言!”
青春誓言,强国有我
此次三下乡实践以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形式,将戍边为国、红色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深度融合。队员们通过“看、听、悟、行”,深刻认识到边疆安全的战略意义,坚定了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信念。未来,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引领青年学子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以专业本领服务边疆建设,让青春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!
单位: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
团队名称:青春铸魂
文稿撰写:叶子萱
图片摄影:叶子萱
指导老师:张蕊兰
团队成员:叶子萱、崔榆曼、陈昱含、张佳浩、高钶奇、陈富禄、霍泓旭